查看原文
其他

“全班只有儿子没出过国...” 游学一次最少3万,究竟是“圆梦”,还只是“砸钱”?

关注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-10-27


点击上方蓝字,关注21君~

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


出国游学到底该不该?
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教育已经掺杂了很多形式化的东西。一到暑期,各类超前补习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,各类游学项目让人目不暇接、眼花缭乱。不报班,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;报班,高昂的费用仍然让家长焦虑不已。


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(ID:jjbd21)综合自中国之声(zgzs001)、新华社、光明日报、新华网、新华日报、法制日报等


“全班只有儿子没出过国”


这两天,一条 #全班只有儿子没有出过国# 的新闻悄然登上了热搜榜,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。

怎么回事呢?


原来,来自杭州的孙女士的儿子在民办小学读六年级,今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游学,要在英国待两周,这是儿子第一回离开身边,也是第一次出国。此前寒暑假,她都会陪儿子在国内旅游。


类似的暑假游学团,学校年年组织,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一般,一次游学起码3万元,抵得上孙女士三个月工资,孙女士都没让儿子参加。可今年暑假孙女士改变了主意:“我是被逼急了,现在才知道,小学6年,全班只有儿子一个没出过国。”


孙女士还说,每次开学,儿子的同学都会交流假期生活,分享出国经历,可是自己的儿子插不上话。虽然儿子没有抱怨过,但是曾说小学最想完成的一个愿望就是参加学校的游学。于是孙女士最终答应了儿子的请求。


游学,一个近些年呈爆发式增长的假期项目。孙女士的苦恼其实也是很多普通工薪阶层父母的心病。随着如今出国游学热的火爆,没去游学过的孩子似乎都变成了“异类”。


游学该不该?网友们吵翻了


知道孙女士的遭遇后,网友们对于“游学到底值不值”展开了一场大讨论。


有的网友表示:游学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,先学过课本知识比较好。

还有的网友则表示:游学还是有必要的,否则万一孩子之间有差距怎么办……

还有的网友则理性地认为,游学应该量力而行。为了长知识也不一定非要出国。


游学背后:到底是“圆梦”,

还只是“砸钱”?


据悉,游学主要分为两种形式:


一种是由老师带队的游学团,行程安排会加入住校住家、当地学校课程等学习体验内容,主要由学校、教育培训机构、旅行社等合作组织操作;


另一种是旅行社组织的亲子团,由父母陪同子女出国。


根据某旅游网发布的《在线海外游学市场消费分析2017》数据显示:2016年我国游学行业市场空间已达300亿元,未来5年还将保持30%至50%的增速,预计10年后出境游学市场将达万亿元规模。


近些年,爆发增长式的游学呈现低龄化的趋势。据某旅游网站海外游学负责人介绍,随着国际幼儿园的扩张以及双语课程在幼儿园阶段的逐渐推广,近年来参与出境游学的3至6岁小朋友也越来越多。


不过对于孩子出国游学到底只是增加父母的负担,为孩子增加了一份谈资,还是真正可以帮助孩子实现圆梦高等学府的机会,网络上一直争论不断。


正方:

开阔眼界,圆梦“高等学府”


尽管褒贬不一,但是游学如今几乎已经成为了中小学生暑期的标配。问及为何希望孩子参加游学活动,很多家长都表示,尽管需要支付的费用并不少,但是可以让孩子长见识,提高适应国外的能力还是值得的。


送女儿出国游学的张女士就表示:“孩子回来之后变化很大,开阔了眼界,对于英语学习尤其是口语学习,也从被动变为主动了。到了国外听不懂同龄人说话,她觉得压力很大,回来主动每天练习说英语,这就达到目的了。”


反方:

乱象丛生,砸钱“买面子”


外界对于海外游学的质疑声也一直未曾停止。比如学生出国“只游不学”、家长报名“盲目攀比”、游学行程“走马观花等现象层出不穷,让不少参加过海外游学的学生和家长认为游学不过是砸钱,一不小心还可能陷入法律纠纷。


为女儿报美国游学项目的张先生就表示,自己花费了4万元,然而仅仅就是去美国走一走,根本没有学到什么。14天的行程仅参观两天名校,而所谓的“哈佛课程体验”就是在校园里逛一圈。最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还要和带队的领队老师逛街买纪念品,这让他们觉得背离了游学的初衷


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本应是很多家长支持孩子出国游学的意义所在。然而,在国内的大教育环境下,现在却变成了为了不让孩子落后于人,家长们“砸钱”的无奈之举。


其实这个话题一点都不新鲜,从原来的孩子该不该穿名牌,上不上辅导班,到该不该上游学团。一路看下来就会发现,这么多年家长内心的焦虑一直都在,只不过是随着消费升级,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,而最终落点基本上都和钱有关。


就算家长知道这是“坑”,恐怕还是会掏钱


其实很多家长都知道海外游学会有“坑”,但最终仍然会选择掏钱。


第一是因为游学在不少大城市已经成为一种“刚需”,家长送孩子海外游学,大多出于两种心态:一是增长见识、提高能力;二是为孩子留学做准备,储备海外经验。


第二则是因为家长很难拒绝学校和孩子。《广州日报》曾报道,南京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成绩在班上排名前十,班里在暑假组织一场游学活动,只有前十名才有资格参加,老师对这个孩子说:“你爸妈知道你有资格参加这个游学团,一定很高兴,肯定会支持你的。”家长则陷入了两难境地,如果参加,两周要花费三万余元;如果不参加,又怕伤了孩子的心。最终,这位家长还是花钱让孩子参加了游学活动。


不少游学团的典型特征就是学生们成群结队、拖着拉杆箱,随处看看风景、到商场血拼购物。


除了利用奖惩制度,还有利用孩子的攀比心。例如,学校在假期前发布了游学活动信息,孩子说:“我们班40个同学,有一半都去了啦。”这时候,但凡还有能力的家长可能都会掏钱供孩子游学,而那些真的没有条件的孩子,在假期结束后,可能都无法参与班级的话题讨论。这种游学表面上是学生自愿参加,实际上却是一种“伪自愿”。


还有一点原因则是因为,孩子有暑假,很多家长没暑假。既想让孩子见世面,自己又脱不开身,游学确实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了。



游学、超前补习班、才艺班……

家长的暑期焦虑如何解?


前段时间,一篇《月薪三万,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》的文章在网络热传。


一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,月薪三万出头,女儿在广州某外语学院附属名校读五年级,家里大头支出由老公搞定,最近却连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,原因就是孩子放暑假了!


这位高管妈妈算了一笔账:

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,10天20000元;

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,5000元;

7月份钢琴考级,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,200元一节,一共2000元;

游泳班2000元;

英语、奥数、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;

这么几项加起来就要35000元了。

“痛苦的是你花了,心疼得不踏实;不花吧,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!”
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教育已经掺杂了很多形式化的东西。一到暑期,各类超前补习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,各类游学项目让人目不暇接、眼花缭乱。不报班,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;报班,高昂的费用仍然让家长焦虑不已。


此前类似高额补课费最终却打了“水漂”的例子也不胜枚举。

事实上,无论是游学项目也好,还是各类补习班也好,都需要家长的理性对待。子女教育并非是只靠钱就能砸出来的。


让孩子出国看看,提前学习一些才艺技能的初衷无可厚非,但是并非都能如广告宣传一样有“神效”。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才是最重要的。


以游学为例,就有专家建议,家长在选择游学前,还是应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、适应调整能力、沟通表达能力等因素进行整体评估,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兴趣爱好,这样的游学才有可能获得预期收效。


21君

小伙伴们,你认为孩子出国游学该不该呢?暑假,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帮助孩子度过有意义的假期呢?


百万读者都在看……


再见,家乐福!


昨天,碧桂园道歉了!工地坍塌事故多发,碧桂园正为高周转模式买单...


假荐股,真骗钱!警方破获"荐股诈骗案":大量大学毕业生被骗入诈骗行当,如今面临刑罚


本期编辑 Elle_Lau


点赞鼓励一下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